† 台灣參與日本ERG衛星計畫

        ERG (Exploration of energization and Radiation in Geospace)任務為日本近年來一項磁層科學衛星計畫,主要是為了深入探索地球磁層的高能輻射帶,了解當中相對論性粒子的加速機制,並對其中複雜的波動與粒子之間的關係找出關鍵性的證據。此衛星計畫主要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主導,衛星中的科學酬載分別由JAXA旗下的宇宙科學研究所(ISAS)與日本多所大學共同合作設計與製造,至於科學資料的建立與後續研究任務則由日本名古屋大學的宇宙地球環境研究所(ISEE)統籌與規劃,整個計畫超過三十個以上的單位共同參與,衛星預計將於2016年年底升空執行任務。
        台灣中央研究院很榮幸的在2013年年底獲邀加入此衛星任務,也是中研院與國際重量級太空研究機構首次衛星合作,並由該院前院長翁啟惠與ISAS所長常田佐久於2014年1月17日簽訂合作協議,如圖一所示。本計畫由中研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ASIAA)和國立成功大學(NCKU)共同投入資金與人力參與,組成ERG台灣團隊,總主持人由中研院賀曾樸院士擔任,ASIAA王祥宇副所長以及NCKU太空與電漿科學研究所談永頤教授擔任雙邊單位的執行負責人,全力投入ERG衛星中量測低能量電子分布的酬載(LEP-e),這其中包含設計到開發製作,乃至於後續的資料格式設定,皆由台灣的團隊全權負責,是相當難得的一次合作機會。本衛星也將在升空後,成為台灣自製的科學酬載中運行距離地球最遠的新記錄(約三萬公里)。
   圖一: 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代表與ISAS所長常田佐久簽訂合作協議。

Last Modify:2018/06/21